影師:Ivanna Kykla,連結:Pexels











作者: 平山亮、古川雅子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8/02

文:蔣竣植 CFP 

《照顧父母是一堂人生的功課,然而人生如果還有「另一堂課」是照顧兄弟姐妹,我們該如何面對?》

照顧父母親是做子女的基本責任,相信這應該不會有人有意見才是。但若是兄弟姐妹之間有困難時,彼此之間是否該伸出援手?站在父母的角度,這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站在兄弟姐妹的角度,或許會有著「矛盾」的思維。因為可能彼此有著各自的家庭需要被照顧,也可能父母親總是寄望子女們未來能多照顧單身的那一位。在「分身乏術」與「親情」之間,有著不知所措的無奈壓力。


「有瑕疵」的兄弟姐妹

「沒錢、沒工作、沒伴侶」等條件的人,在現在社會大有人在,並不稀奇。但在父母親離開的那一刻起,若是獨生子女,有著「下流老人」的風險;若有其他手足,則有著書名所謂的「手足風險」。其手足是否有意願幫忙照顧?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呢?

估計全日本超過160萬人,同時符合「29歲到59歲、未婚、非學生、不和家人以外的人互動、成孤立狀態的無業人士」的條件。當這群人隨著原本所能依靠的父母年華老去之後,其照顧的「順位壓力」就落在其兄弟姐妹的身上。除非,你能無情地切斷這份親情,或是因婚姻而遠走高飛⋯⋯


「手足差距」所造成的老年風險

每個人在出生時相信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可能是自身的能力差異,也可能是父母所給予的學習資源差異,讓後續的學歷、工作經歷、工作薪資、人際關係等,有了大幅度的差異。這樣的差別,往往也是老年在兄弟姐妹之間的潛在矛盾照顧風險。

「潛意識想照顧手足,但卻不想和他們有太大的關係。」無法割捨的矛盾親情,常常是「能力較佳」的那一位手足會有的想法。檢討後發現到二個可能原因:

  1. 父母會將學習資源留給值得栽培的那一位子女,而資源較少的那一位子女,未來父母會扛起後續照顧的責任,例如透過政府提供的退休金等,但卻忽略了這照顧的接力棒,未來會傳給其他手足……
  2. 若自認自己的能力不佳,會覺得反正家中的一切,除了爸媽會扛,能力佳的手足也會幫忙扛,怎樣都輪不到自己。也因如此,在眾多的羽翼保護之下,人生及生活也沒有什麼值得煩惱之處,直到父母離開的那一刻……

手足當中,那四類最容易被要求負責照顧年邁的雙親?

  1. 長子、長女
  2. 沒有「正當理由」的手足
  3. 沒有配偶,所以「行動較不受限」的手足
  4. 沒工作、工時短,所以「好像很閒」的手足


無止盡的兩大類家庭「依賴」

(第一類)

經濟能力較差的子女,長期依賴父母親的照顧,當父母親倒下的那一刻,其他手足就必須代替父母親,照顧經濟能力差的那一位!

<解決方法>

嘗試讓經濟能力較差的手足,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例如能有基本的醫療保障、現金存款、理財觀念等。


(第二類)

雙親病倒後,主要照顧父母的該位子女,隨著時間逐漸與社會脫節,等父母親離開後,其他手足就必須照顧該位當初犧牲自己原本生活的手足。

<解決方法>

並非將照顧父母的責任,推給其中一位「無正當理由可拒絕」的手足,其他手足就能無事一身輕。這只是將照顧他人的時間「延後」罷了,從原本該照顧父母親,延後到照顧該位當初照顧父母的手足。所以在一開始照顧病倒的父母親時,手足間就該妥善分配工作、規劃財務,包含照顧父母親的該位手足。將該位手足視為照護人員的一部分,提供一定比例的薪資福利等。


一般常見的手足風險:

  1. 讓手足依賴自己,就等於控制對方?
    尤其若有經濟方面的依賴,往往後來會成為不願被控制而引發爭執的導火線。相信這不是雙方所樂見的結果,家人本不該是「主從關係」,而是能「互相扶持」、「互相照顧」。
  2. 欠缺「正當理由」的手足,往往也是照顧父母親的那一位
    兼職的較全職的適合回家照顧父母
    單身的較結婚的適合回家照顧父母
    和父母同住的較沒有同住的適合回家照顧父母
    而因無「正當理由」而回家照顧父母的手足,正是未來需受人照顧的那一位。
  3. 「女兒」成為照顧父母的首要人選
    書中提到,在目前的日本社會,『「父母和家庭」都是女人的責任』這件事,成為性別觀念的箝制。也因如此,「女兒」成為了父母親本人的期待及實際上的照護者。
  4. 期待「被拖累也無所謂的小孩」來照顧
    若手足中出現了所謂的「人生勝利組」(例如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等),無論在「追求勝利」的過程中是否有接受父母的金援,通常父母都會小心呵護這個「完美的子女」。此時,照顧父母的人選,當然就是那位「表現不佳」、「被拖累也無妨」的那一位了。

父母也因長期對某位子女的「偏心」,讓「手足差距」持續擴大,也形成了未來的「完美風暴」(手足風險)


四個階段,讓「風險」變「資產」

第一階段 : 認清風險是什麼,該擔心的又是什麼。

第二階段 : 在父母健在的時候,重新串起手足關係。

第三階段 : 找一個最適合的「第三方」居中協調。

第四階段 : 眼光放遠,長時間慢慢培養手足關係。


過去,傳統的家庭關係中,存在著「分工」的責任,有的人負責在外賺錢(通常是男性),有的人則負責打點家中的一切(通常是女性)。而社會保障大多優先保障必須養家的男性的工作和收入,其他的家人,則處於「依賴」的狀態。麻煩的是,當家中經濟支柱倒下的那一刻,往往也宣告著黑暗的降臨。

今日,因著環境的變化,上述分工的那條線開始變得模糊,外出工作和照料家庭竟是同一群人(雙薪家庭),雖然降低了所謂的「依賴」問題,但一旦有家人需要被長期照顧時,就出現了在努力賺錢和照顧家人之間無法兼顧的矛盾問題。

或許,無論是什麼型態的家庭責任分配,甚至無論你今天是單身還是有家庭的狀態,請務必照顧好那個「最小單位」的自己,包含財務、生活上的一切。

原來,不是單純年齡到了,就會自動達成「生活獨立」,對吧?

歡迎至我與博客來策略聯盟的連結購書,謝謝!  

購書連結 :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georgechiang/products/0010777364?utm_source=georgechiang&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2203


作者簡介:
蔣竣植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碩士

經歷
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
第一、二屆經濟日報全國大專盃/技專盃財富管理實務案例競賽評審
台北大學企管系、輔仁大學、醒吾科大、育達商職等專題講師
致理科大財經系投資型保單證照、理財規劃實務等課程兼任教師、模六證照班講師
經濟日報周末理財版專欄作家、理財+1課網站、方格子網站專欄作家
好險有錢、SMART致富月刊專欄作家、鏡週刊財經專欄諮詢顧問
科技業、飯店業、壽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銀行業等特約講師
NEW98.1財經晚點名、中廣103.3理財生活通等廣播節目來賓

部落格
Share To:

homalulu

Post A Comment:

0 comments so far,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