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連結:Pexels

文:王冠樺AFP

理財第一步,了解自己的現金流量,
而知道自己現金流量的方式,首在記帳 。

俗話說理財的第一步是記帳,因為在理財投資之前要先了解自己金錢的流向為何,可以運用在生活上的費用是多少 ? 可以使用在娛樂的支出還有嗎 ? 又該用於投資理財的數字分配了嗎 ? 如果我們每日忙碌地幫自己不斷的賺取收入,卻沒有透過明確的數字來管理我們的資產,我們怎麼能確保在自己賺錢能力增加的同時,也有同步的讓我們的資產成長了呢。所以了解自己的現金流量,將有助於了解自己的資產成長狀況

而在開始記帳這個動作之前,Grace提醒你必須要了解「記帳」對於自己的意義,知道自己為何要透過記帳來了解自己的金錢流向,不然人們是很容易因為生活忙碌或記錄繁瑣而難以持續與維持的。在協助許多朋友釐清自己金錢流向的過程當中,發現有著明確目標與夢想的朋友相較之下更能將記帳這件事落實的徹底。所以記帳之前先幫自己思考一下,思考自己對於人生中想完成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是什麼?而這些目標如果可以轉化成明確的數字,要完成人生目標的數字又會是如何,而這個數字除了包含需要的金額也包含著想要完成目標的年限,這我們稱之為目標量化

在有了明確目標之後,你可以幫自己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記帳工具,而記帳的工具很多元,有記帳本記帳法、APP記帳軟體記帳法、EXCEL表格記帳法,信用卡記帳法,信封袋記帳法……等,只要可以讓自己明確又持續的記錄現金流量就是一個適合自己的記帳工具。在記帳的部分,早些年Grace使用過記帳本的記帳方式,但常常每日回到家之後已經忘了當日的消費,或者一忙起來好多天也忘了需要紀錄自己的支出,所以記到後來常常記帳本只使用了幾個月就開始空白了。後來正逢手機APP軟體的興盛,市面上開始有很多記帳軟體的出現,這也解決了自己常忘記紀錄的困擾,也免除了需要自己拿著計算機再統計的功夫,所以使用記帳軟體APP這幾年下來,也讓自己原本流水帳的記帳方式轉化成可以快速紀錄又對自己有幫助的數字

這裡Grace分享自己最常使用的記帳軟體給大家參考,第一個記帳軟體是CWMoney,第二個是記帳助手,這兩個記帳軟體的特色就是紀錄簡單,畫面簡潔好閱讀。而在記帳的使用上Grace是同時安裝這兩個記帳軟體在手機中,因為CWMoney是我用來記錄整個年度中每筆收入與支出的工具。而記帳助手則是我做為每個月生活消費支出的紀錄與檢視。在每週的週末則為自己的消費支出檢查點,設定檢查點的好處是可以在每週結算當週的支出時,及時的檢視消費支出是否超過預算的金額,可以在下週作為調整與修正。

記帳軟體一 : CWMoney記帳軟體的使用 

Grace會在每年年初的時候,先將今年度「已知的固定支出」事先記錄下來。例如 : 保險費、房租、房貸、每月管理費、孝養金……等。透過已知的支出事項可以預先掌握當年度的「基本支出」金額,以做為掌握當年度必須要產生的「基本收入」額度。當支出大於收入的時候,增加收入的來源與管道則是我們可以思考與追尋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生活有目標、工作有目標,進而達成人生的平衡。

記帳軟體二 : 記帳助手的使用

依照過去的生活消費再搭配合理可以使用的民生消費額度,我們可以預設出每個人每個月可以消費的「基本生活支出費用」,透過記帳助手來設定每個月的生活費用金額則為提撥預算的概念,在每紀錄一筆支出之後,可以看到原始設定的「帳戶餘額」會扣掉每一筆的支出費用,所產生新的「帳戶餘額」即可以讓自己檢視每個月可使用的生活費狀況。金額的控制可以在預算有餘的時候,採買購置一些想要的奢侈品或生活上娛樂的享受,當預算緊迫的時候,可以控制減少非必要的消費。

透過APP記帳軟體的統計功能,可以輕鬆的檢視自己每個月及每年的收支狀況,也可以檢視支出的金額是否合乎比例。透過明確的數字可以讓我們明確的知道自己可以調整及修正的部分在什麼地方。在現金流的紀錄、檢視與修正上,以達成我們設定的財務目標。

在Grace「記帳」的這幾年以來,除了獲得更清晰的數字觀念之外,也對於完成自己人生目標的財務數字更為明確,記帳除了可以讓自己的收支達成平衡之外,還可以讓自己學習到「選擇」與「等待」,選擇消費的事項、等待享樂的時機;也學習到「開啟」與「創造」,開啟理財的操作、創造被動收入的管道;最後還學習到「思考」與「取捨」,思考數字背後有其更深遠意義的面向、取捨有限資源中需要先後完成的順序。一個看似數字的遊戲,但你會得到的不將只是數字上面的意義,其伴隨而來的是生活的感受、是目標的啟發。但這個體會,是需要透過自己的親身執行與體驗才能感受與獲得的,這除了是Grace這些年來的心得之外,也是輔導過記帳的學員朋友們,在執行記帳後共同的感受與體會。所以現在就開始了解自己的金流使用,你將更了解自己的資產,也將更了解你自己。


* 努力工作是為了創造未來更好的生活,但你賺的錢真的成為你的資產了嗎,各位工作多年的朋友們,您們開始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了嗎 ?

除了您們可以撥個時間幫自己做個檢視外,也可以有另一個選擇,您們可以找一個財務顧問陪著您們一起檢視;時間就是金錢,減少時間的成本您將賺到更多的財富。

需要財務諮詢的朋友們,歡迎留言給Grace,我將陪伴著妳開始規劃財務這條路。

作者簡介:
王冠樺AFP
經由自我進修、國際證照取得及與他人分享觀念途徑,協助朋友解決其財務問題與推動財商教育。 從全然地陌生到可以透過財務諮詢及財商教育,來協助他人免於走冤枉路或因無知而做錯財務上的決定,這就是在理財規劃道路上得到的最大成就!
部落格:Grace的財務筆記
Email:wangguanhua@gmail.com

 文:邱玉茹CFP®  

四月初剛過完兒童節連假,除了陪伴孩子、送孩子一份他夢寐以求的兒童節禮物,是否為孩子培養了受用一生的理財價值觀呢?我們傳遞出去的理財價值觀又會影響孩子多少?

談到「理財」這兩個字,不外乎聯想到「存錢」、「投資」……等等,存錢與投資很重要,同時,我認為「如何用錢」也一樣重要。

因為在資源有限的形況下,一份收入,理財與如何花錢正是環環相扣,互相影響。

這不禁讓我回想起小時候,原生家庭到底帶給我的是怎麼樣的理財價值觀?

給孩子的理財觀念一:存錢的好習慣

記得我媽媽從小學開始會每周給100元的零用錢,從小培養我對金錢負責任的態度與擁有掌控權,零用錢不會更多也不會更少(有限資源),花完了就下禮拜再來(領薪水的概念)!並告訴我們:把錢存下來、買「需要」的東西。

有沒有很懷念小學時期,書桌上總有一個紅色或藍色的豬公撲滿,不管是手上的一元、五元、十元或五十元硬幣,想盡辦法也要把它存到滿,因為期待的就是存滿殺豬公的那一天,期待過去辛苦累積下來的果實,是一種滿足感與成就感。豬公存錢筒我養成了每周存錢的好習慣,重複21次讓存錢變成自然反應。

重複21天,養成一個新習慣、接受一個新觀念。一開始或許需要不斷提醒自己或孩子,但事情久了似乎便自然而然成為了潛意識。同理,壞習慣亦然。

可惜家裡那時候被小偷闖空門,好幾隻的豬公都被偷走了!沒有慎選理財工具,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給孩子的理財觀念二:先付出才有收穫

當孩子用天使的臉孔對著你說:「我想要這個樂高積木、我想要這個玩具汽車、洋娃娃」,你是否毫無抵抗力,對於孩子的要求,你是有求必應?當個「喜歡嗎?爸爸買給你」的父母;還是與孩子做好溝通,先有付出才有額外的收穫。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跟媽媽吵著要一台3000元腳踏車,媽媽並沒有馬上買給我,而是約定了下一次的段考考滿分就買給我,有了目標有了動力,付出努力,最後也幸運的獲得一台腳踏車。

也是因為這樣的約定,讓我到現在有想要的東西,除了思考是「必要」、「想要」,我都會先讓自己完成一項有點難度的目標,再給自己「合理的犒賞」,也是另一種的延遲享樂。

人或多或少有這樣的心理,想著不付出或付出很少就想得到大的收穫。總是期待著「天上掉下禮物」,「守株待兔」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要想有所收穫,那就得去默默的耕耘。

付出不一定次次都會有收穫,可是不付出卻永遠不會有收穫。先付出努力再獲得犒賞的時候,滿足點更大更開心,同時也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給孩子的理財觀念三:為孩子開一個屬於他的戶頭

每年孩子的紅包錢,你是讓孩子自己收著、告訴他紅包錢是爸媽的?不如一起為孩子開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戶頭吧!

理財觀念的教育在學校被觸及的比例不高,因此基礎的理財教育可能還是要回歸到家庭裡,跟小孩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從小紮根的理財觀念可以成為小孩長大後的一個好工具。

除了開立戶頭、選擇適合的理財工具,定期定額提早累積教育金,並與孩子一同分享,傳遞理財觀、傳遞愛。

另外一個好處是,爸媽也可以利用「贈與」的方式提撥固定的金額到孩子的帳戶 ,達到節稅與為未來資產傳承做好資金流向的功能。

 (贈與稅免稅額是每 1 位贈與人每年 220 萬元為限,每位贈與人自每年 1 月 1 日到 12 月 31 日止)

有了基礎的理財觀念,累積了積蓄就可以隨意花錢了嗎?

如何用錢一:延遲享樂

這是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真實故事,升上高中後的零用錢每周500元,我是個從小算是滿節省的小孩,平時不怎麼亂花錢,郵局累積下來的積蓄,是零用錢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記得有一次跟媽媽吵架,討厭被管束教育,又正逢處於高中叛逆期,為了宣洩情緒,下課一個人跑去西門町,把好不容易存了快萬元的存款,一個晚上全部拿去買了新衣服,頓時心情真是舒暢阿!

被媽媽知道後,當然又是被一陣碎念,但那是我的錢我自己有掌控權;殊不知,隔天腦袋清醒後,看到存摺的數字幾乎歸零,除了有點心痛之外,想著又要從頭開始累積積蓄,結果衝動消費並沒有對媽媽造成什麼影響,反倒是懲罰了自己一樣,自從有了這次的教訓,往後的消費都會多思考幾天,這是必要的嗎?還是只是想要?沒有這樣東西,我的生活會有影響嗎?還是延後享樂也沒關係?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你要怎麼吃你的棉花糖:用烘的、用烤的、還是直接吃?

如何用錢二:有計畫性的花錢

收入-儲蓄=支出

【收入】:零用錢 / 薪資 (有限資源)

【儲蓄】:固定金額 (先付錢給未來的自己)

【支出】:可以花用的錢 (生活必須與犒賞自己)

適時的犒賞孩子或自己也很重要,既能活在當下、享受生活,可以與孩子一同設定好目標、與孩子一起執行,言教不如身教,只是嘴巴上說說是不夠的,最快的方法是用行動展示給他看。

經過思考、做計劃、編列預算等等方式,讓我們的錢用在刀口上,不要浪費在無謂的支出上、去製造無謂的債務,生活可以過得簡單充實。

告訴孩子我們的財務資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項我們想要的東西(財務目標)都可以獲得實現,因此需要去分清楚優先順序。 

碰到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可以去思考它是不是我真正需要的。當然並不是說想要東西的時候,什麼錢都不能花。

統整以上重點:培養孩子好的理財習慣、獨立思考的能力,並為自己負責

讓孩子建立理財觀的同時,我們的理財觀或財商是否也要一起更新升級,也重新檢視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未來還很長,還有很多目標與夢想未完成,不妨趁年中檢視一下自己的年度目標達成狀況吧!

作者簡介:
邱玉茹
從事金融業超過九年的時間,擁有CFP® (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從財務規劃的面向,提供客戶財務報表與財稅的諮詢服務。 如果追尋慾望與夢想的過程中,有時碰到了茫然,那麼找回自己心中的那顆齒輪,它會帶著我們重新從心轉動。


 

攝影師:Nick Bondarev,連結:Pexels

文:駱潤生CFP®

有一位年輕朋友拿他的投資組合給我看,請我給點建議。看了他持有的標的,是幾檔台股基金,他投入市場不久,這陣子因股市大漲,目前報酬不錯,他躊躇滿志的說,如此下去他的退休應該沒問題。

這讓我想起另一位朋友的經驗,他則是投資礦業基金十多年,最近贖回了,雖然“被”堅持長期投資,但最終還是以小輸出場。

上面兩個例子,一個是現在進行式;一個是過去式。其實年輕朋友除了努力儲蓄之外,及早開始投資絕對是件好事,必竟這階段的投資策略就算失敗,成本也不大,是值得繳學費的練習。

但從另一位朋友的經驗看來,如果真要我給點建議,我會提醒他們的投資可能都過度集中了。

只投資在單一市場,單一產業,會遇到兩個問題:過度集中的風險,價格波動的風險。

如何解決過度集中的風險呢?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這個分散風險的觀念很容易被認同。


但我常見到很多朋友,他們認為的分散,只是在不同銀行的對帳單中,買進不同投信的同類型基金。

所以只吃雞蛋會營養失衡,要均衡攝取,才是養生之道啊。

再來看看價格波動風險。

風險跟報酬是一體兩面的,通常高報酬伴隨著高風險,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風險可能代表著虧損,但在投資實務界的眼中,風險代表著波動性。

股神巴菲特曾說:

“如果你無法承受股價50%上下的波動,那你就不該投資股市。”
巴菲特靠著卓越的估值選股能力,長期投資獲取甜美的果實。

他能承受波動並藉由時間來減緩波動的衝擊。

但一般人不是股神,口袋不夠深,又沒那個心臟該怎麼辦呢?

以上兩個問題透過資產配置得以解決。資產配置濫觴於1952年馬可維茲提出的研究報告,奠基了現代投資理論的開展。

簡言之,要透過負相關或低度相關,不會齊漲齊跌的標的組成投資組合,所選的標的必須是長期成長,並能打敗通貨膨脹。

通常是不同類別的資產,如股票,債券,不動產等,如此能有助於降低波動度,及大幅虧損的機率。

正面來看,由於不同時期各市場及產業輪動,若將配置範圍放大到全世界的標的,效果更好,也能增加壓到寶的獲利機會。

如80年代是日本的天下,90年代美國網路科技興盛,但科技泡沫後風水輪到新興市場,金融海嘯後十年又回到美股稱霸。只鐘愛一個市場容易錯失其它市場成長的機會。

早期要做到如此規模的分散投資,可能只有大型專業投資機構才辦的到,但現代人有幸能投過ETF這項工具,低成本的完成全球資產配置。

而資產配置是個人化的,30歲的新鮮人跟60歲的待退族,所能承受的風險,及對報酬的期望應該大不同,定期透過投資組合的再平衡,除了能產生低買高賣的效果,提升報酬率,更重要的是回復適合自身風險適性的平衡比例,才能讓你睡得安穩,持盈保泰的靜候財務目標的達成。



作者簡介:
駱潤生(Lawrence Lo)
具有法律背景的財金碩士,目前是臺灣與中國兩岸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並兼任臺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TFPA)副理事長。致力推廣正確理財觀念,並提供理財、保險、退休金、租稅及財產轉移、信託等相關規劃服務。
攝影師:Maurício Mascaro,連結:Pexels


「有土斯有財」在傳統社會價值的傳承及不動產做為資產時的稅賦優勢下,不動產是多數人習慣持有的資產之一,本次課程特邀在不動產領域有多年研究及投資實務經驗的講師,帶我們快速且全面掌握不動產在理財規劃之運用及未來發展機會,12月CPD千萬別錯過喔~

【提醒】
  1. 防疫期間,體溫超過37.5度者,建議當日返家休息;入場者,配戴口罩、遵守社交禮儀規範,不便處請見諒。
  2. 報名時,如果要申報CPD時數,請務必留下身分證字號等申報資訊,配合認證協會網頁改版,申報時只認身分證字號~]
主題:不動產專業於理財顧問之運用策略
講師:小叮噹
日期:109.12.17(週四)
時間:19:00-21:00(18:30-19:00報到,逾時請課後補報到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三段4號14樓 (三商美邦人壽訓練教室)(建國北路口,晶宴會館有嘟嘟房可停車。近捷運中和新蘆線行天宮站、文湖線中山國中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
 

11/18日下午14:00~16:00,陳文信執董(Martin),胡筱潔董事(Phoenix) 透過線上與實體的說明,連袂為服務大中華地區客戶的顧問們說明,萬方如何為超高淨值人士和家族提供全方位服務。

萬方家族辦公室(Raffles Family Office,簡稱RFO),致力為超高淨值人士和家族提供全方位服務。萬方為客戶量身定制個性化財富保值與增值方案,並為家族建立長遠持久的家族、投資和運營治理架構。



 


商模重磅推出理財規劃顧問課程培訓說明會,高雄、台北合計舉辦共四場。
安睿宏觀理財規劃顧問平台以20年的實證經驗,協助理財規劃顧問發展個人品牌、學習開拓及建立客戶關係,讓消費者提昇其對理財規劃顧問角色定位與功能的肯定,使理財規劃顧問成為消費者做好全方位理財規劃的最佳選擇。
節省有志成為獨立財務規畫顧問者10年自行摸索的時間與金錢。
高雄地區在說明會後,反應熱烈並順利開班。

台北場:11/04(星期三)、11/11(星期三)安睿宏觀,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105號2樓(內湖科學園區)
高雄場:11/06(星期五)高雄市鼓山區中華一路828號4樓 
高雄場:11/14(星期六)高雄市新興區民權一路251號27F (道騰商務中心)


攝影師:Akil Mazumder,連結:Pexels

 

美國大選開票中,面對這般紛擾的市場,個人或家庭財務又將受到什麼影響,如何確保生活目標的實現呢?11月CPD千萬別錯過喔~

本月講師-劉凱平總經理與CFP的淵源相當深厚,2000年參與籌備台灣FPAT,2004年擔任第一任祕書長,2005年成為國際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理事,此外,更於1997年即引進「全生涯理財規劃顧問服務」,致力推廣正確投資理財觀念與穩健理財方法,30多年的投資管理實務與豐富的國際視野,值得各位會員相邀參與~快快按下報名連結吧!

主題:永續經營下的資產管理實務分享
講師:劉凱平 總經理
日期:109.11.21(週六)
時間:14:00-17:00(13:30-14:00報到,逾時請課後補報到
地點: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 1002會議廳    台北市正區中山南路11號10樓 (台大捷運站2號出口)

【提醒】
  1. 防疫期間,體溫超過37.5度者,建議當日返家休息;入場者,配戴口罩、遵守社交禮儀規範,不便處請見諒。
  2. 報名時,如果要申報CPD時數,請務必留下身分證字號等申報資訊,配合認證協會網頁改版,申報時只認身分證字號~

 


攝影師:Burak K,連結:Pexels

文:陳敏莉 (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心學堂執行長)

你應該知道的是:盡管台股一舉衝破歷史高點,年初因疫情爆發導致的連日崩跌,仍令許多投資人膽顫心驚,更別提至今仍有不少人默默抱著套牢的部位。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陳敏莉建議,做好幾個準備,你才有餘力在市場恐懼時大撿便宜,等待歡呼收割!

天災人禍總是讓人擔心、害怕,這是人類天性,也是造物者給我們發自本能的保護機制,讓我們對風險有警覺,藉此啟動腎上腺素和防衛機轉,以求保命。

只是人們的情緒一旦被挑起,在預期心理和傳播效應刺激下,往往會對危及全局的系統性風險,產生過度反應。觀察投資市場的歷史經驗,你會發現當人們過度樂觀時、股市會超漲,超漲之後又會回跌;相反地,過度悲觀則會出現超跌,超跌之後又會反彈。長期來看,市場行情會延著代表平均報酬率的趨勢線移動(如下圖)。所以當我們手上有股票型基金或股票型指數基金(ETF)時,遇到大跌行情,根本毋須太過緊張,投資者至少可有以下2種選擇:

CFP陳敏莉指出,標普500指數近來雖陷入震盪,但長期上揚趨勢仍未改變。(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選項一、緊抱不動,給既有投資部位足夠的耐心和時間

每一次股災都讓人害怕,但請記得:下跌一定會過去!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市場大跌,148個交易日後就漲回來了。從驚嚇中回頭檢視自己的投資,為什麼有些投資人會在大跌行情中出場呢?仔細分析,讓你無法、或沒有耐心等到反彈出現的情境,大致有以下3種:

1.投資標的發生非系統風險

1檔股票,這家公司因為本身競爭力出狀況、或是產業受到本次疫情影響,在殘酷的資本市場競爭中無法倖存,甚至下市!你的投資因此被迫出場!

這帶給我們的省思是:個股經營風險,你是否有能力判斷和規避?是否要轉換投資股票型基金或ETF?

2.錯估波動風險

每一種投資標的都可以從過去歷史,或是同類型市場,估算出它的波動風險。波動風險可以用標準差來顯示,未來投資年報酬率,約有68%機率,分布在距離平均值有1個標準差之內的範圍;約有95%機率,分布在距離平均值有2個標準差之內的範圍;以及約有99.7%機率,分布在距離平均值有3個標準差之內的範圍。

舉例,如果投資標的平均年報酬率是7%,標準差是15%,代表投資20年將有19年(也就是有95%機率)報酬率會落在-23%和37%(7%-15%×2=-23%,7%+15%×2=37%)之間。

那麼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股市大跌,你有一檔標的虧損若是20%,其實這個跌幅是落在「正常」的單一年度報酬率表現區間內。但是時間一旦拉長,平均報酬率仍會回到7%附近。只是當你看到單一年度報酬率是負20%時,你可能因為擔心、害怕股價會跌更深,因為心理受不了,所以認賠賣出。這代表你可能對投資標的的風險屬性不了解,或是你的風險承受度遠比原先設想的要低。

面對這情況,建議你應該改換標的,至少調整一部份的投資組合,分散投資多檔標的,納入像政府債或投資等級債券等低波動標的。

調整資產配置,並不是因為猜測原有標的未來不會上漲,而是因為股市下跌給你帶來的心理壓力,已讓你未蒙其利,已受其害!此時若能果斷調整投資組合,就算未來,原有的投資標的回漲更多,也不要後悔,因為我們都不是神仙,即時停損出場,是為了讓你可以安心入睡,並能長抱手中的投資組合,賺進長期投資該有的平均報酬!

3.資金挺不住

有些人了解投資風險、也願意承受短期波動風險,以追求長期報酬為目標,但是最終卻因為資金挺不住,被迫賣股挽救個人財務。這不是投資問題,而是財務管理問題。會發生這類問題,可能是因為碰到以下3種狀況:

狀況1

受疫情衝擊,自己的本業生意受影響,造成收入減少或中斷,為了擠出生活費,不得不賣掉「暫時」下跌的股票。

這帶給我們的省思:手上是否有足夠的緊急預備金?如果沒有,你就可能會在壞時機認賠賣股、贖回投資,而不是單純的汰弱留強。

狀況2

股災還沒過去,但是因為自己染病,既有的保險理賠不足以應付醫療費和彌補收入不足,以至於被迫在壞時機贖回本質還不錯的投資標的,以支應醫療和生活所需。

這帶給我們的省思是:當初沒有買對、買夠保險,以至於發生風險時,無法填補損失,被迫贖回投資。

狀況3

股災還沒過去,但是我的財務目標(用錢時間點)已到,而且沒有彈性,例如孩子上大學、要繳學費了,必須用錢,被迫在壞時機贖回投資。

這帶給我們的省思是:愈接近要用錢的財務目標時,在到期日之前,股票部位就要逐步轉換為債券,甚至開始逐步變現,才能降低股票大幅波動帶來的衝擊!


選項二、逢低加碼,趁市場大跌增加投資部位

年初疫情高峰,我一位老友(退休投信總經理)告訴我:「大家都失去理性了!疫情時間再長總會過去,但是,股市已經超跌了。」當時他就說:現在該搶購的不是口罩,而是趁便宜買進好股票!因此在大家花很多時間、尋找哪裡可以買口罩時,他把時間花在挑選遭受池魚之殃的好股票,享受撿便宜的竊喜,等候市場回復平靜之後的補漲。

事後看,這位投資老手正在落實巴菲特早就說過的投資原理:「在別人貪婪的時候,你要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你要貪婪。」投資,其實要走窄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人丟,你要敢撿。但要能這樣做,背後是因為你清楚認識投資的本質,包括機會報酬和投資風險。同時你的心理素質要好,必須臨危不亂,心中能夠平靜安穩,才能不受控於慌張情緒,也才能依循正確知識,作出理性決策。

要能夠臨危不亂,建議你必須建立這樣的投資哲學:「我無法預期股票市場漲跌,正如我無法預期疫情會往好或往壞的方向發展。那麼投資策略就該按『股債均衡配置』執行。如此一來,股市大漲,一定會跟到;遇到大跌,受傷會縮小。這時股市下跌因為已在原本預期中,並非預期何時會下跌,而是預期股市一定有漲有跌,我又猜不準何時發生,因此早已買進債券部位,為股市可能的下跌,超前佈署。同時,按此方式投資,不會追求買在最低點,也不求賣在最高點,我只追求賺到股債投資組合的長期平均報酬率。」

若能建立上述投資哲學,遇到類似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市場動盪,您的心態應該就會是「雖不喜歡但也不會意外」。因應策略自然就會是採取「一動不如一靜」,等候股災過去,追求股債配置的長期平均報酬率。甚至,勇於逢低加碼,加速攤平損失,進而提高總報酬。

最後總結一下,如何能在投資市場動盪中,安心又安全?

1.平常就要存妥緊急預備金,以6個月家庭開銷為儲蓄的最低基準。

2.平常就要做好風險管理,全家人的保單要買對、買夠。

3.平常就要做好股債配置。

4.懂得隨財務目標接近時,逐步下降股票型資產。

如果遇到股災重挫,希望自己能逢低加碼,那麼你還得有以下兩項準備:

1.平常存有第2桶金:投資預備金。

2.落實逢低加碼,包括:
   a.挑選因疫情或股災落難,但本質不差的公司股票。
   b.定時定額原金額加碼扣款,例如從每次3千元改為5千元。
   c.定時定額扣款間隔縮短,例如從每月扣款1次,改為每月扣款2次。


如果能夠在股市不大漲也不跌的時期做好財務管理,包括準備好緊急預備金、短期資金、合適又足夠的保險規劃打好財務根基,多的錢再以「股債配置」的投資投策略追求資產穩健中成長、佐以「逢低加碼」加速財富累積速度。財富增長就能立於不敗之地,成為長期之必然!

本文原發表於風傳媒,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攝影師:Matthias Zomer,連結:Pexels


文:吳俊弘

    大部分的人對於退休這件事,都是很模糊的,曾經有國外的專家替「退休」下了一個定義,就是支出不斷收入中斷,因此就產生了要存退休金這個想法,大部分人總覺得退休金就是要達到心目中哪個數字,才可以退休,而幾歲退休,也從來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認為自己還能工作,都不算是退休。看到這,你開始存退休金了嗎?你的退休金有多少?或許這樣問好了,你的退休金能花多久?

  最近重陽節又快到了,但你知道每年重陽節,政府都會統計,每一年新產生的人瑞資料,對,就是破百歲的人瑞,然後為了慶祝破百歲,所以政府會打一個金牌給人瑞們,說是金牌,其實是兩台錢重的金鎖片。不過在2017年以前其實是三台錢重的金鎖片,但在2017年時審計部在審查決算時,注意到人瑞數量增加卻帶來財政的負擔,要求檢討,政府權衡結果,決定將致贈人瑞的「三錢」金鎖片,改為「二錢」。人瑞太多竟然造成了,政府的財政負擔。最新2019年的百歲人瑞統計人數來到3677人,較去年增加397人。女性人數2197人,男性人數1480人,最高歲數者女性116歲,男性112歲。加上最近金價狂飆的影響下,根據社家署剛決標的人瑞金鎖片採購案,要致贈今年滿百歲人瑞的「兩臺錢重純金金鎖片」決標金額達3,874.2萬元,較去年決標金額2,365.2萬,高出64%之多,創下五年來最高紀錄。

  電影The Green Mile「綠色奇蹟」由湯姆·漢克斯所飾演的保羅,因為獲得了奇蹟,在電影的最後喃喃自語:「人都會死,沒有人例外,我知道這一點,但是,上帝,這死前人生最後一段路竟是如此漫長。或許我們可以不要再執著長壽,天賜的生與死的奇蹟,我們只要從中認真生活過,才算沒有遺憾吧。」

  退休金花多久?你有想法了嗎?大部分的人對於存退休金這件事,很喜歡給他一個數字,但對數字完成後,就沒有後續了,認為就是退休後,花這筆錢就可以了。正常的財務顧問,都會提出一個疑問,哪這筆錢花完了怎麼辦?政府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如果你存退休金時,是設定能花30年,哪96歲哪一年,錢花完了,該如何打算?或者你想得很遠設定是能花40年,當你領到政府給你的金鎖片時,能花的錢剩下5年了!再撐5年,就能花到自己的祝壽金,原來壽險可以是自己拿來花用的,目前的年金保險或者終身壽險,大部分的上限都是110歲而已,如何有效的花退休金,變成一個難題了,退休後保有穩定持續的收入,才不會陷入坐吃山空的焦慮,但是怎樣才能在退休後還能有穩定且持續的收入?原來存退休金不再是難事了,讓退休金花不完才是該好好想想的難題!


作者簡介:
吳俊弘

經歷:
利可安保險經紀人

專業證照:
國際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
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RFC)

專長:
個人、家庭財務規劃  、風險規劃、退休規劃、信託安排
財務及稅務諮詢
攝影師:Moose Photos,連結:Pexels


文:保險本舖創辦人徐采蘩CFP

     年底快到了,您會為了您的財務做健診,也會為了保單做健診嗎?

   常有保戶拿著保單來問:最近看到報章媒體說XX很重要,我的業務員也說我買的保障不夠,到底什麼叫夠?什麼叫不夠?我怎麼判斷我買的夠不夠?我該不該買?又或者業務只要有新商品或停賣時就叫我買,我需要買這麼多嗎?

過去投保率還不高的時候,保險有買就好,目前投保率超過300%,現在大部份的客戶反而關心的是:我買的是什麼?我買的到底夠不夠?

     保險是風險管理中很重要的工具,定期的保單檢視在財務安全上佔很重要的位置,然而保單檢視的重點在哪呢?

  1. 面對不同時期的人生需要不一樣的保障,例如:結婚/生子/買房/創業/退休……審視原有的保障內容是否太多?太少?內容需要調整嗎?
  2. 除了不同階段的人生風險,還可能碰上不預期的財務風險,例如:失業、離婚、喪偶……,面臨的財務風險是短期或長期?
    短期的資金運用可以用保單貸款,不需保人,程序也簡單方便;倘若是長期的財務變化,就要考慮是否要變更險種、展期或減額繳清……
  3. 基本資料的更新:檢查自己的資料是否正確:聯絡電話、聯絡地址、工作性質、Email、受益人……。曾有碰過要保人的業務員離職,原本買的保險公司被購併公司名稱換了,要保人以為自己沒有買該家公司商品始終未理會郵寄文件,原本帳戶有錢可以扣款讓保單持續有效,殊不知多年後因退休關閉原有帳號。直至多年後透過保單檢視,才發現有一張繳費了17年的癌症終身險因未繳費而停效,停效已過2年無法恢復效力的窘狀……。
  4. 關係人的檢視:小孩已滿20歲獨立了,需要將要保人變更為小孩嗎?已經結婚生子,想變更受益人成自己的伴侶或小孩…。我該如何變更?要、被保人受益人的變更是否有稅務問題?可不要一變更馬上就面臨贈與稅或其他稅負,最近媒體常常有相關的報導。

那什麼時間適合做保單的檢視呢?

  1. 可以和業務員約定一年中最容易記憶的一天或當月作為檢視時間(例如:生日、母親節、過年前後…) ,建議每隔1~3年定期檢視。
  2. 有財務變化時:保單也是有價證券,可以做適當的調整和運用。  
  3. 不定期:覺得有需要就檢視

你的保單,該健診了嗎?


 

文章:蔡佳峻 會計師

【其實我最想鎖的是,妳的心】

古人說:「天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似乎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除了可以套用在社稷江山以外,

好像也適用在人際關係,

例如男女關係或股東合資關係。

大家所熟悉的光泉集團,

也曾因為叔姪股權爭議,

導致部分股權流入競爭對手—

統一企業的手中。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

依照公司法規定,

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

可以自由買賣。

也因此容易發生,

股東間如有嫌隙時,

可能因此將股份轉給外人,

造成其他股東的困擾。

但從2015年9月開始,

公司法其實已經開放,

「閉鎖性公司」的制度。

所謂「閉鎖性公司」,

就好像赤壁之戰中,

龐統獻計的連環船,

使船艦首尾相接,密不可分。

透過公司章程的設計,

可將公司股東牢牢鎖住。

如此一來,

即使股東間有不合,

也無法任意將股權賣給他人,

讓股東間能夠回歸正常溝通管道,

互相尊重、互相體諒,

一起讓公司更加成長茁壯!

#企業傳承

#閉鎖性公司

#信託規劃

CFP持證人組織-Tfpa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

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 JW CPAs






 

文:芮安CFP


零和賽局,表示所有賽局方的利益之和為零或一個常數,即一方有所得,其他方必有所失。例如拉斯維加斯賭場內各式遊戲,莊家與玩家,當有人贏錢時,就代表莊家賠出相同的錢;相反就稱非零和賽局。你的投資是前者或後者呢?

在非贏即輸的股市投資中勝出

近半年肺炎疫情下,大家除開始重視健康衛生習慣外,出乎意料的是投資市場,尤其是台股竟熱了起來 ! 財經報紙內容好消息居多,而電視和網路媒體邀訪達人談到股市,也是鼓勵應該勇敢買股。對剛接觸股市的初學者而言,懵懵懂懂得會認為投資跟賭博一樣,就是跟莊家對玩,非贏即輸。於是許多人近期會問到:「如何在看似零和,非贏即輸的股市投資中勝出?」。

股市的非零和賽局

當我們心中問著這個問題時,也可以想想,股市是否存在著非零和賽局?
各方的利益並不是必然相互衝突的。也就是說,投資者的所得並不一定就與他人的所失相等,所以賽局雙方存在雙贏的可能。例如,一家經營好的公司,在股價一路上漲時,A投資者本來是買16元,之後賣18元給B投資人,B再以20元賣給C,C投資人等漲到30元後賣掉,最後大家通通是獲利。只是A與B股東少賺,並非有人賺錢就有人賠錢的投資結果。

投資不為了打敗別人來獲取自己的報酬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作者科斯托蘭尼曾說:「主人走路時,小狗會在前面跑來跑去,也有可能會跑得太遠,但遲早會跑回主人身邊」主人是用來比喻公司的基本面或實體經濟,小狗就是用來比喻公司的股價或大盤。對一般股市投資人而言,如果注重於短線操作、追求話題性標的、快速獲利者,就像在猜測小狗的跑步方向,容易回到勝率較低的零和賽局。而「時間」與「投資理念」這二項,就是區分出你的買股票是零和或非零和賽局的關鍵。
股市投資的非零和賽局,本質上每一局都不是為了打敗別人來獲取自己的報酬。如果公司經營良好,長期價值累積向上,則會隨著時間而獲利,對多數投資人而言都是賺錢。選擇良好的投資標的,秉持長期持有理念,對投資人來說,正是穩健財富增值的好方法。

 

    
會員回饋-吳幸柔

姜漢中總監分享退休生活,

在保險公司從業8年,

目前50歲,4個小孩,

第一屆CFP持證人,有著對CFP濃濃的使命感

每個CFP要發揮影響力,在擅長的事把它做好


*退休前做應該做的事:

  1. 工作:樂在工作,努力把現在的工作做好
  2. 財富:從工作中累積財富,甚至是投資的本金,所以,工作很重要
  3. 健康:我們除了定時定額存基金,也要定時定額存健康,如每日走萬步-因為有這個目標,每天6點出門,8點到公司,都可以達到萬步


*退休後做喜歡做的事,把喜歡做的事有價值的發揮

講師從30歲開賓士,變到50歲每月花1280坐捷運,

現在不是沒有錢,每月生活費只要1萬元,現金流量有7萬流入,

不是炫富,而是與我們分享,人生不是只有一種生活,有自信及平淡的過日子也是很舒服!

了解自己,慢慢去發掘內心想要的,人生就會愈來愈自在!

很喜歡今天講師散發出來自信、優雅、感恩及正向的氣質!

人生就該是如此!

#謝謝台灣理財促進會,CFP持證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