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2022
攝影師:Mikhail Nilov

文:邱玉茹CFP

在金融保險業待了89年的時候,我下定決心去考了CFP®這張證照,CFP® (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是在1973年自美國開始發展的國際金融專業證照;而CFP®證照與消費者的理財規劃連帶著什麼關係呢?

可以先試著思考看看,在理財規劃時,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呢?

這是因為過往的理財習慣各項規劃通常是分開討論的,保險規劃由保險業務員服務、投資規劃自己下單或是聽朋友同事報明牌、稅務傳承規劃另找專家諮詢;這樣往往會造成資金排擠走了更大的彎路才完成理財目標。

如果您對於CFP®這張證照是陌生的,希望藉由這篇文章的分享,讓您了解理財規劃找CFP®顧問,對您的幫助有哪些!

一、考過CFP®證照後,對消費大眾的3點幫助

  1. 理財規劃跳脫以往單點產品銷售模式
    以消費者的利益為最優先考量,協助消費者解決理財困難首重目標的達成率,而不一定是報酬率的高低(高報酬需要承擔相對應的高風險);加上每個人不同的理財目標、用錢的時間不同,適合的投資工具也不盡相同。
    所以理財規劃包含收支管理、保險、投資、稅務傳承規劃,一併考量,跳脫以往單點的產品銷售。

  2. 理財目標達成的長期追蹤
    理財規劃不會只有做一次就結束,生涯資產的模擬是隨著目標改變、角色身分變動、職業變動而會有改變,所以每季的理財追蹤非常重要。
    定期追蹤包含理財目標的達成是否偏離軌道投資組合績效追蹤相關係數壓力測試……等。
     
  3. 理財規劃的思考位階

    理財規劃首重目標的達成率!優先了解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再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哲學,再來才是各項規劃及投資管理追蹤,最後直到理財目標順利達成。

 

二、考取CFP®證照的3個原因

  1. 持續進修,提升工作專業
    有一定年資後,再持續提升工作專業是必要的,因為金融理財這個領域是一個很大的範圍,並不想只侷限於金融保險,因為保險只是眾多理財工具的其中之一;而消費者的需求各式各樣,如何提供對消費者最好的建議,需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

  2. 培養自己跨領域學習的寬闊視野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中提到鐵鎚人傾向(Man-with-a-hammer Syndrome)Old saying: To the man with only a hammer, every problem looks like a nail.
    意思是說,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這種人傾向於用單一專業的眼光來解決所有的事情。
    所以蒙格強調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向別人學習是不可或缺的,擁有許多跨領域的技能,那麼我就擁有了許多工具,因此能少犯鐵鎚人傾向引起的認知偏誤。
    專業知識從人壽保險與產險,到考過CFP®證照,需要了解各社會保險退休制度(勞保、軍公教保、國民年金)、投資、投資心理與行為、稅務相關(綜所稅、遺贈稅、房地合一稅)、信託……等,擁有了這些專業知識,才能夠將更好更深入的為消費者的理財提供完善的服務。

    理財,是一門無範圍的課題。

    《操盤快思X投資慢想:當查理•蒙格遇見達爾文》一書提到,每一門學科會與其他學科交織結合,並在過程中強化,懂得思考的人會從每一門學科汲取重要的思維模型、關鍵概念,結合起來產生完整的理解,培養寬闊的視野
     
  3. 不依賴主管、公司,依賴自己的能力
    可以互賴互相幫助,但終究要持續裝備自己的能力。就像一場運動比賽或打遊戲組隊,團隊再強,我們也不想只當個豬隊友吧!當團隊可以共好的時候,大家一起前進;當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自己所擁有的個人能力可以給自己依靠,並帶給他人正向的影響。

三、玉茹的話

投資理財是一輩子受用的知識常識,很可惜的是學校卻很少教;希望能藉由部落格與IG的分享,將正確的理財規劃觀念傳遞給消費者。

玉茹秉持著「工作(學習)、生活先過得開心,理財規劃才能夠1+1>2,加倍快樂!」這樣的信念,努力扭轉台灣人理財規劃的習慣。

 

作者簡介

作者:
邱玉茹CFP

經歷:
金融產業年資2011~迄今,Smart雜誌、Money錢雜誌、好險有錢網站專欄作者,FPAT理財規劃報告書第二名

現職: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台灣理財促進會公關活動召委

專長:
個人/家庭財務報表、退休規劃、保險規劃、投資規劃、資產傳承

服務對象:
公教人員、工程師、醫師等族群

部落格:
艾利財稅。悄悄說 
https://aaalicechiu.blogspot.com/


攝影師:Mikhail Nilov

文:周家豪(John Chou)

 


想寫這篇,實在是很多人在這個議題上,經過那麼多年,還是模糊不清,所以想透過這篇文章跟大家闡明原則,讓大家比較好判斷!

先來看看引發我寫這篇的契機,國稅局的新聞稿:

配偶贈與不動產課稅原則

John把上面這則國稅局的新聞稿,轉換成下面這張圖,讓大家理解起來比較簡單。

原本若以太太從先生處取得贈與,到出售間的三年來看,依照房地合一2.0的計算方式,應將太太的獲利乘上35%,就是該上繳的稅款。

但因為是夫妻贈與,所以應該將先生持有的年限一併算進來,當作總持有年限。

相關法令請參照:

財政部106.3.2台財稅字第10504632520號令

而先生又因為是繼承公公取得,根據函釋,公公的持有期間也可以合併計算。

財政部104.8.19台財稅字第10404620870號令

也就是說,紅色這個時間段全部都可以視為乙君的持有期間,所以乙君的持有期間是總共將近6年5個月,於是以新制房地合一2.0的規定,乙君適用的稅率就降為20%,而不是35%。

財政部107.10.31台財稅字第10704604570號令

 

現行房地合一規定

================================

好的,用簡單的方式解釋完國稅局的案例之後,再來John想跟大家討論,這些函釋,除了持有時間的累加外,還牽扯到適用新、舊制的問題,這個部分會是影響更大的。

關於新舊制的區別,我在這篇有做了一個比較詳盡的基本介紹,假如你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先參考這篇,了解一下基本的新、舊制差距。

所以在基本原則:

「只要是105年之後取得的不動產,未來售出時都適用房地合一稅新制申報所得稅」

這個前提之下,碰到這些例外狀況:

一、夫妻贈與取得

二、繼承取得財產

三、繼承取得後夫妻相互贈與取得

就應該要考慮兩個問題:

A、合併計算總持有時間

B、允許合併計算的時間,最源頭的時間點是否在民國105年前

A點的考量,在於計算持有時間多寡,用來判斷到底應該用甚麼稅率來繳稅。

而B點的考量又比A點重要,因為假如追溯到最源頭的取得時間在民國104年底前,那就代表我們完全不需要考慮時間的問題,只要用舊制財產交易所得稅的方式申報,將房屋獲利分拆後併入綜合所得稅課稅就行了。

================================

在實務上,碰到上面的狀況,還是會有些小重點容易忽略,John在這邊還是提醒一下各位這些大部分的人不會注意的點。

首先,是關於繼承取得不動產繼承取得不動產後贈與配偶這兩種狀況,函釋裡清楚提到,未來若是售出,可以自行選擇適用舊制,或是假如適用房地合一自用住宅規定,也可以用新制申報。

但配偶相互贈與的部分並沒有這樣的規定,所以假如是配偶相互贈與不動產,只能適用舊制或新制其中一個,沒有選擇的機會。

曾有同事問John,舊制本來就比較划算?就算沒得選擇也沒差?

那可不一定喔!

雖然機會不多,但還是有些時候是你拿得出成本證明,且售出價格是賠售或是獲利不多(新制自用可扣除400萬不計稅,扣除後獲利部分也只要10%)的時候,這時候假如你能適用新制自用規定,也許一分錢都不用繳或繳很少,但使用舊制,雖然負擔不大,但還是有可能需要繳到比較多稅賦,那就未必划算了,所以要怎麼適用,請決定前先詢問專業人士,或許可以讓你省下數萬到數十萬的稅金。

再者,上述的三種情況,並未提到二次繼承的狀況,假如是第一代過世後第二代繼承,其後第二代又過世第三代繼承,此時就沒有函釋的適用了。

簡單點說,假如把上面的題目改成假設甲君尚有一子丙君,而甲君在繼承之後意外死亡,如下圖所示:


這時候丙君就不得主張要適用爺爺的舊制,也不得併入爺爺的持有期間,只能合併爸爸甲君的持有時間,且適用新制計算所得稅。

個人交易因連續多次繼承取得的房地,應如何課徵所得稅

================================

結論

John在針對不動產,尤其財產交易所得與房地合一如何適用的議題上,其實已經發了好幾篇文章了,都是希望大家在交易之前能夠先仔細盤算清楚,到底自己的不動產有甚麼優惠的方式可以適用,怎麼樣的計算才可以減少稅負,畢竟賺錢不容易,在合法的範圍內減低自己的成本負擔,才能有效的讓自己的資產放大。

不動產往往是國人一生中最大的財產,處理時不得不慎,辦理不動產移轉的手續真的很簡單,你可以考慮不用找地政士代辦,自己賺手續費,但稅務的問題卻有可能讓你損失數萬到數十萬,所以John建議各位,可以的話在做任何的不動產決定前,找個代書、土地經紀人、估價師,或是像John這樣有土地專業的顧問詢問清楚,才不會最後省了費用多了稅,得不償失喔!


作者簡介:
周家豪(John Chou)
目前為獨立財務顧問IFA,具有臺灣與中國兩岸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國際認證反洗錢師(ACAMS),不動產經紀人、地政士、證券期貨、人身及財產保險等多張財經相關證照,並擔任金融研訓院AFP、CFP模擬試題編輯老師,擁有不動產業及銀行業近20年資歷,主要服務為協助客戶擺脫單點產品銷售模式,透過分析完成客製化理財、保險、稅務、投資、信託等全方位生涯模型!












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1/07

文:蔣竣植 CFP 

疫情、戰爭、通膨等世界各國同時受到影響的大事,為何那麼剛好都在這兩三年出現?過去真的是相對平靜嗎?是否其實我們忽略了很多事?

一隻火雞,牠在生活的前一千天,有人定期餵食,是件再美好不過的事,也對餵食牠的人給予滿滿的信任感,從不懷疑,同時也少了戒心。但在第一千零一天,也就是感恩節的當天,卻被那位牠信任到不行的餵食者給「出賣」,而成了餐桌上的佳餚。

我們常依據過去所累積的經驗、透過歷史的數據統計,自信滿滿地做出了許多判斷,就如同火雞過去所處的一千天,忽略了第一千零一天所發生的極端變化。而這,就是所謂的「黑天鵝效應」。

「快樂微積分」只是個理論

我們習慣也會盼望著人生的樂趣及成就,是每天一點一滴的累積,而非處於長期低潮,突然某一天來個人生大翻轉!反之,一旦遇到不開心、悲慘的事,最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千萬別在一段很長的時間之中持續出現,否則情緒上很容易會陷入無底深淵。

但作者認為,我們所處的環境,其實成果並非以「穩定的方式」呈現,人類的歷史主要是由「黑天鵝事件」所主導,不定期且非預期的突發事件,才建構出目前我們所處的世界。但,真的都無法預料嗎?還是某些人因為掩蓋了某些事,讓我們誤以為長期都處於安全、穩定的環境中呢?或許,也有可能是我們個人對身邊的微小危險訊號視而不見,導致後續對黑天鵝的出現感到驚恐不已。

被迫沈默的證據

將富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作出統計資料的書籍,在市場上還蠻常見的,常見的原因不外乎是「勇氣、冒險、樂觀」等。作者提醒,為何沒有出版社願意幫失敗者出書,讓其失敗的經驗也能公開與大眾分享?原因就在於並沒有人想看失敗者的書。

有趣的是,失敗者在努力的過程中,其實也同樣充滿著「勇氣、冒險、樂觀」,真要說與成功者的差異,或許僅在「運氣」的這個關鍵上。因為他們失敗了,所以一切的過程被忽略、被丟棄了。所以讓我們誤以為「勇氣、冒險、樂觀」,是成功這條路上的關鍵要素。

好的被放大,不好的被埋葬、忽略,而未來的某一天,當不好的發生在我們週遭時,就認定是「黑天鵝」的降臨!又將其歸類於某種程度的隨機性。

這一切,屬於認知上的偏差,所謂「安定的幻覺」

太過「聚焦」,容易「失焦」!

預測之恥

一件事,若不存在重複性,所謂的「預測」,僅是「猜測」罷了!沒有太大的意義。當一個人所得到的知識細節越多,他所看到的雜訊就越多,並將其錯當成實際的資訊。我們很常受到感官效果的影響,每小時接收訊息遠比一週讀一次雜誌還要糟,因為將接收訊息的頻率拉長,能過濾一些資訊,例如投資。

因此,這樣讓所謂的「財經專家」在做預測時,事後檢視時卻發現其實一點也不專業。專家會把成功歸功於他們的專業,而將失敗歸咎於不受我們控制的隨機外部事件。好事因他們而成,但壞事卻不是他們的責任。

所以,我們無法真正地做計畫,因為我們不了解未來-但這未必是個壞消息。我們還是可以做計畫,但是要勇敢地將黑天鵝事件的可能威脅放在心上

黑天鵝事件的三個特性:不可預測性、重要性、事後可解釋性。

大多數重要的進步來自無法預測的事物,也就是那些「躺在想像路徑之外」的東西。對未來的了解,若要達到能夠預測未來的程度,則你必須具備來自該未來本身的元素。

如果到明天還活著,有兩個可能:

  1. 長命百歲(線型思維)
  2. 離死亡不遠了。

同樣地,被餵食的火雞,也有兩種可能:

  1. 持續安全
  2. 成為晚餐的危機

試想 : 一樣的理論基礎,為何會有不同的可能結果?

兩個答案都沒有錯,也都有可能發生,我們就該有所準備!

「如果你不知道你該往哪個方向走?你就要非常小心了,因為你可能會一事無成。」思想家尤吉·貝拉

作者建議讀者忘記統計學中所謂的「鐘型曲線」,中間區域容易導致預測會造成過度自信(因為面積較大),而兩側所延伸的可能事件,因發生的機率幾乎貼近於零,也就容易被忽略了!可怕的是,發生機率低並不表示不會發生,一旦發生,就會是重傷害!否則,為何沒人能預料的百年的雷曼兄弟會倒閉、新冠疫情會肆虐全球數年、一場意外可能影響了一個家庭……

「專注在準備上,而不是預測上!

黑天鵝事件的解藥就是個人的思維千萬不要「規格化」,嘗試將知識轉化成行動,並搞清楚哪些知識是有價值的。


作者:
蔣竣植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碩士

經歷
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
第一、二屆經濟日報全國大專盃/技專盃財富管理實務案例競賽評審
台北大學企管系、輔仁大學、醒吾科大、育達商職等專題講師
致理科大財經系投資型保單證照、理財規劃實務等課程兼任教師、模六證照班講師
經濟日報周末理財版專欄作家、理財+1課網站、方格子網站專欄作家
好險有錢、SMART致富月刊專欄作家、鏡週刊財經專欄諮詢顧問
科技業、飯店業、壽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銀行業等特約講師
NEW98.1財經晚點名、中廣103.3理財生活通等廣播節目來賓

部落格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

文:駱潤生(Lawrence)CFP®

為了抵抗高通膨,美國聯準會(FED)20223月到202211已升息15碼,其中連續四度升3碼,是自80年代以來最激進的升息幅度。展望2023年升幅是否會放緩腳步Fed內部鷹鴿兩派交鋒,仍是未定之數

持續的升息,資金流向美元,是近期導致股債雙跌的主因之一;儲蓄性質的商品如美元定存,美元利變保單則因升息而利率看漲。

在此環境背景之下,最近有很多朋友開始想將之前購買的美元儲蓄保單解約,改存入利息較高的美元定存,或是將資金預備來逢低佈局股債商品,或是乾脆重新買一張宣告利率較高的美元保單。

這邊提出一些建議參考。

 

  1. 解約舊的美元儲蓄保單改存利息較高的美元定存好嗎?
    如果現在解約舊的儲蓄險改放在美金定存,雖然現在定存的利率看漲,但無法確定是否長期如此,而保單的長期利率相對較穩定,定存則短期較容易受市場利率影響。
    而且已經期滿的儲蓄險的流動性佳,可以隨時去保險公司解約或保單借款取得現金,所以也可以當作緊急預備金的一部分。
    另外如果改放在美元的定存,是否有更好的運用也是需考慮的。

  2. 解約舊的美元儲蓄保單改投資股市債市好嗎?
    近期全球股債市因升息循環、通膨升溫、經濟衰退疑慮及地緣政治風險而持續走跌,價格相對便宜,投資人也開始躍躍欲試準備逢低進場佈局,而部份資金來源會想透過解約保單來取得。
    目前美國公債或者是高評等公司債或股票,目前殖利率期望值雖然相對較高,但是價格的波動風險及單一公司的信用風險也是考量點,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認知可以承受投資的風險,畢竟投資要安穩睡得著也很重要。

  3. 解約舊的美元儲蓄保單改投資新的美元利變保單好嗎?
    過去各家業者常需透過發「新」單換「舊」單,來維持保費收入及規模的成長。
    保險局20207月祭出「宣告利率平穩機制」,要求壽險公司賣利變型保單時,宣告利率必須貼近實際債市利率,且要確保保單不虧錢賣,壽險公司不能用高宣告利率來搶客。
    近期保險局官員也提及,只要停售和現售的利變保單,是在同一個區隔資產帳戶內,理論上投報率是一致的、得到的宣告利率應該是一樣的。
    如此一來市場較不會惡性競爭,也讓利變保單回歸為一個更為穩健的配置工具。
    所以也不需要去搶換新單,因為儲蓄險通常在期滿之後才會開始有複利的效果,所以如果為此再買一張新的保單,則要重新開始累積了。

所以還是要回歸當初購買這張保單的目的。

如果是短期要運用的資金或做為緊急預備金,則舊有的保單可以提供不錯穩定性及流動性。

如果是長期的佈局,或者是退休金準備,則是要看整體資金的配置來決定標的的選擇。

又或是當初規劃時有其他目的性功能,如要作為預留遺產稅來源,或者是指定受益人分配現金等,不要因為一時的市場變動而輕易的改變原來的規劃。

  

作者簡介:
駱潤生(Lawrence Lo)
法律背景的財金碩士,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臺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TFPA)商業模式召集委員,保險本舖諮詢顧問。致力推廣正確理財觀念,並提供理財、保險、退休金、租稅及財產轉移、信託等相關規劃服務。

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

文:邱玉茹CFP

理財、投資、保險是我們常接觸到的規劃,但是極少有機會學習負債管理這件事。

從求學階段到現在,我覺得我算是滿幸福、也滿幸運的,學生時期到大學的學費都是由家裡幫我負擔,讓我不用面臨畢業即需要償還學貸、第一份薪水先付給銀行的形況。

而關於接到信貸電話的經驗,有一次朋友A接到信貸的行銷電話打來,專員問A:「是否有學貸、車貸、房貸等負債?」,A說:「都沒有喔!」,沒想到對方竟然回說:「那你家裡條件很好耶!」A那時候不解的是,這樣就叫做條件很好?銀行端在評估信用評分一定有其標準,例如:負債程度、過去繳款行為、房貸評分(人況&物況)。

這幾年,在為客戶做理財規劃的過程中,我發現負債對於每個人的心情與生活品質有一定的影響,包括舉債的責任與每月還款的壓力,甚至負債若沒有先做好管理,即使理財規劃做得再完善,也無法有效的累積資產與順利達成理財目標

於是月初,上了喬王老師的負債管理課程,課程從培養良好的信用開始了解貸款的規則到善用債務整合,進修是希望未來在客戶理財規劃服務的過程中,有更完善的諮詢服務

一、什麼情況會負債?

不曉得大家有想過,除了學貸、車貸、房貸,還有哪些情況可能會負債嗎?提前了解,是為了可以避免讓自己未來的財務陷入困境。

  1. 消費過度
    在理財規劃的服務當中,清楚了解自己每個月的現金流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才會知道每個月是支出大於收入?還是收入大於支出?是否有結餘可以為理財目標的達成投入更多的資源。

    消費過度表示支出大於收入,如果使用信用卡消費,這樣很容易陷入這個月的薪水還上個月的卡費,甚至高循環利率的分期。

  2. 買進誤認的資產
    投資規劃或資產分配的時候,對於投資標的的認識不足,或是容易受網路、親朋好友的口頭推薦,而買進自己不熟悉、或是新興熱門的投資標的;而結果卻沒有如期增值。
     
  3. 借錢
    常見的貸款有學貸、車貸、房貸、信用貸款,跟親友借錢也是其中一種,不管是哪一種,在資產負債表裡,都屬於負債的欄位,除了資產、負債也是影響淨資產多寡的一大關鍵。
     
  4. 發生意外或疾病
    如果緊急預備金準備的不足,而突然急需一筆資金,可能是自己或家人生病;或是造成他人意外,必須負債賠錢給對方,也有可能出現資金的缺口,所以緊急預備金的準備,可以避免我們因為突發事件的發生,而發生負債的情況。

二、好債vs壞債,如何簡單區分?

談到債務,我們心中第一直覺的反應,可能會是不舒服、有壓力、負面的感覺。不過債務其實也有好壞之分,釐清債務的來源與本質,維持良好信用,債務也是有機會讓我們資產有正向的累積。

  1. 好債:利率很低、帶來正向現金流、淨資產增值、累積資產的債務
  2. 壞債:利率很高、資產減損、無法累積資產、產生循環利息的債務

三、債務整合3大原則

負債管理的方式有幾種,不管是轉貸降低利率本金均攤改成本利均攤申請寬限期或是拉長負債年限,在這些方法當中,各自有各自的效果,也可能有副作用;而債務整合的原則不外乎以下3種。

  1. 用低利率還高利率
  2. 用低支出還高支出
  3. 用無利率還有利率

副作用舉例:拉長年限可以讓現在的月付金降低,但償還貸款的年限會拉長,這時需要考慮是否會跟退休的時間點有所衝突。

資料整理:喬王老師,圖片重製:邱玉茹

四、玉茹的話

沒有任何一種負債管理的工具是絕對的好壞,每個人的負債情況與財務現況也都不同,所以負債管理也如同理財規劃需要詳細評估,才能達到減輕債務的壓力,又提升理財目標的達成度。

理債與理財規劃,都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價值觀與目標,評估財務現況,再訂定適合自己的規劃,讓我們一起達成理財目標吧!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歡迎留言或來信給艾利:cfpalicechiu@gmail.com或參訪部落格~


作者:
邱玉茹CFP

經歷:
金融產業年資2011~迄今,Smart雜誌、Money錢雜誌、好險有錢網站專欄作者,FPAT理財規劃報告書第二名

現職: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台灣理財促進會公關活動召委

專長:
個人/家庭財務報表、退休規劃、保險規劃、投資規劃、資產傳承

服務對象:
公教人員、工程師、醫師等族群

部落格:
艾利財稅。悄悄說 
https://aaalicechiu.blogspot.com/


文:駱潤生(Lawrence)CFP®

媒體報導,藝人艾成離世後,因生前欠債500萬,妻子依法採「限定繼承」。這則新聞讓筆者想到好友多年前因為父親的保證債務,因為沒有在期限內聲請限定繼承及拋棄繼承,而導致目前仍為「父債」所苦。

在舊法制度下,如果繼承人不清楚繼承人的資產、債務有多少,又擔心被債務波及,除了拋棄繼承以外,另一選擇就是在3個月內向法院聲請「限定繼承」,以所得遺產為限,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負清償責任。

但因民眾常因不熟悉法令,沒有及時聲請「限定繼承」或「拋棄繼承」,導致許多「父債子償」的案例產生。

雖然民國98年修法以後,繼承制度全面預設為法定的「限定繼承」,不需要特別向法院聲請即可適用。

但很多人認為既然法定限定繼承既然是以繼承的遺產為限來還債,就一定不會繼承到負債,就不需理會?

重點在於是否如實陳報遺產清冊。陳報遺產清冊目的是讓被繼承人的債權人報明債權,才能正確清算遺產扣除債務後還有多少剩餘,以利比例清償。

舉例說明

有陳報遺產清冊:

被繼承人留有遺產1200萬元,債權人ABC各有500萬元債權,繼承人不知有這些債務。
假設僅有C逾期未陳報債權。此時AB可全額受償各500萬元,共1000萬元的債務。而C日後只能就清償AB後剩餘的200萬遺產來作請求。
3位債權人都如期報明。則每位債權人均可以按比例受償分配到400萬元。


沒有陳報遺產清冊:

被繼承人留有遺產1200萬元,債權人ABC各有債權500萬元,繼承人不知有這些債務。
假設被繼承人未陳報遺產清冊,但AB搶先聯繫上繼承人請求清償,繼承人便全額清償了AB500萬元,共1000萬元的債務。之後C才跳出主張債權,但此時遺產只剩下200萬,不足完全清償C的債務,這時繼承人需要自掏腰包200萬,償還原來按比例C應受償的400萬元。

因實務上負債部分,雖然可至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詢,但若是一般民間借貸或擔任保證人,被繼承人如果沒有交代清楚,其家人多不知情。因繼承人不易清查徹底,而常導致各債務人受償不平均,繼承人可能需要用到私人財產來墊償。

由此可知做好陳報遺產清冊,未來如果發現債務大於資產,才可以確保第1148條限定繼承的權利。

而陳報財產清冊後,法院會要求公示催告,通常是採『登報』處理,公告讓債權人得知被繼承人過世,以利債權人盡快報明債權,讓遺產清償可以順利進行。

另外要注意別心存僥倖而違反民法第1163條規定,若有隱匿遺產、在遺產清冊為虛偽之記載、意圖詐害被繼承人債權人之權利,則不受第1148條限定繼承規定的保護,需要用繼承人自己的財產來清償債務了。

 

作者簡介:
駱潤生(Lawrence Lo)
法律背景的財金碩士,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臺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TFPA)商業模式召集委員,保險本舖諮詢顧問。致力推廣正確理財觀念,並提供理財、保險、退休金、租稅及財產轉移、信託等相關規劃服務。

攝影師:Vlada Karpovich


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辦理2022年理財規劃書競賽已順利評選完畢。此次獎項分別有:最佳顧問獎、最佳人氣獎、傑出分析獎、傑出建議獎與傑出創意獎。

恭喜台灣理財促進會會員榮獲以下大獎:


最佳顧問獎: 上禾亞財務顧問 張惠芳,CFP®

傑出分析獎: 曾冠銘,CFP®

最佳人氣獎:HENG超能財金 翁翊超,CFP®

最佳人氣獎:洪崧祐,CFP®


台灣理財促進會全體會員同賀! 一起分享會員獲獎的喜悅!








攝影師:RODNAE Productions


主辦組別

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公關組

活動目的

1. 部落格分享會後的活動延續,有機會宣傳CFP證照的幫助理促會給您的客戶與其他消費大眾

2. 鼓勵會員經營個人品牌,未來將工作專業以文章方式產出,累積專業知識。

3. 投稿之文章將上架於理促會官網,協助會員增加媒體平台聲量與影響力。

參加對象

報名參加11/29部落格分享會理促會會員

活動時程

1111129日至1111231PM18:00止。

獎勵辦法

1. 獎金:優選8名得獎者,獎金各300

2. 計入文章:1111129日起之文章(舊文不列入統計),於截止時間前投稿至理促會且審核通過的文章。

投稿方式

投稿上傳連結:https://forms.gle/pQhmsQcHuASgCPez7

審核

1. 由審文小組審核內容(內容、文章適合度……等),並選出8名得獎者。

2. 由公關組審核計入文章標準(舊文不列入),為尊重智慧財產與維護理促會名譽,文章另會做原創性檢查

文章主題與標準

1. 主題考過CFP對我與客戶服務的提升參加理促會對我與客戶的幫助

2. 標準:以個人真實經驗做切入,進而分享考過CFP或參加理促會的實質幫助,最後總結,文稿字數1000-2000字為佳。

重要注意事項

1. 凡投稿參加本獎勵活動即視同已閱讀並完全同意本活動一切規定,包括同意本會進行參賽者之個人資料蒐集、處理及利用。

2. 投稿之文章,顧問同意上架理促會官網。

3. 計入文章不包括1111129日前刊登於各媒體平台與個人部落格之文章。

4. 文章需為原創,且不得有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之行為。

5. 內容不涉及政治、宗教立場。

6. 本活動辦法內容如有未盡事宜,以公關組公布為主;主辦單位保留對活動辦法、競賽方式、獎項、頒獎時間及得獎公布等解釋修改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