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冠樺

看別人買的股票在賺錢,我們的心裡在想什麼 ?
看別人中樂透拿彩金,我們會不會也想去買一張 ?

2022
年除了新冠疫情與烏俄戰爭外,在全球原物料短缺、升息不斷以及高漲的通膨等因素下,更造成台灣股市深跌,多數投資人的報酬率呈現負值。新的一年在春節效應後,台股開出紅盤,緊接著又一波波的漲勢,看著每日不斷增加的股市交易量,不免又讓人想到了2022年台灣股市深跌前的三年(2019~2021),「全民瘋買股」的情況。

看到有人賺錢了、又看到一群人都賺錢了,熱絡的投資市場氣氛不斷的渲染著,不論懂投資的或不懂投資的,市場進入一股「瘋買股」的氛圍中。這股從眾的效應在投資上稱為「羊群效應」,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跟隨的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當面對投資市場熱絡時,我們更常看到媒體不斷的炒作、許多投資者如何因此賺了錢,這種氛圍與環境的渲染下,很容易發生羊群效應的跟隨。2021年「航海王事件」、近期「星宇航空套牢事件」,多是因為一窩蜂地跟隨,小則虧損、大則翻船。Grace發現多數投資者,發生投資資產重挫的原因,多有以下五點 共同的原因 :


一、道聽塗說 :

投資市場近期進入盤整與修正,造成全球股市下跌,許多財經專家也提到今年多為空頭,建議大家可以布局債市。而關於「債券」如何購買、又有哪些推薦,又開始充斥在報章雜誌與投資者中。朋友、群眾與媒體,是多數投資人獲取投資訊息的來源之一,尤其在聽到那個誰買了某個標的飆漲了,那個誰買了之後大賺了,這都是刺激投資人跟進投資的因素。如何避免錯誤的判斷 ? Grace建議投資人不懂的投資不做、不隨意地聽四周的雜訊,這是避免自己資產憑空縮水的第一關。投資需要「停、看、再選擇」,但在面對市場誘惑時,你可以如何幫自己鍛鍊呢 ?

  1. 學習正確的理財知識 : 知識就是力量,什麼原理可以支持著自己做選擇、下決定、又心不慌,就是在有一定的知識作為基礎時。如何幫自己取得正確的財經知識,你可以選擇財經相關大學開立的財金課程,或者政府立案的金融教育機構,由基礎財經知識開始學起。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投資也不會力馬就學會,但若沒有開始,做起投資總讓人心慌慌。
  2. 在可以承受的風險內投資 : 如果可以承受總資產的50%損失而睡得著,我自己就只會拿這50%的金錢配置在會有波動的投資工具,因為投資就是會有風險,只是風險有時大、有時小,但可以確保的是這50%若真的都虧損不見時,可以讓自己的心情平穩、並且正常的生活。這也是這幾年市場景氣波動時,自己比較可以不受市場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紀錄投資的績效 :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紀錄」是協助我們「有依據的檢視」,更是協助我們由數據中「發覺問題」的關鍵。當我明瞭到自己為何需要它的時候,很神奇的自己就想記錄它、研究它、討論它了。若現在的你還沒有這種感覺也沒關係,強迫自己21次的紀錄,也可以慢慢練習成一種習慣。
  4. 培養判斷的能力 : 投資需要「停、看、再選擇」,選擇後的好與壞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才知道,所以每個月的檢視、每一季的調整、每半年的修正都是我自己固定會做的事。由檢視與修正後,再繼續學習與討論,作為我下次再選擇時候的判斷,如果沒有一次次的練習,判斷能力又如何可以提升呢?


二、牛市入場、熊市拋售 :

投資市場近期進入盤整與修正,造成全球股市下跌,許多財經專家也提到今年多為空頭,建議大家可以布局債市。而關於「債券」如何購買、又有哪些推薦,又開始充斥在報章雜誌與投資者中。在牛市時股市一片看漲,容易讓投資人不想錯過賺錢的契機,所以紛紛上車;當熊市時不知股市何時止跌,在對抗自己虧損恐懼時,多選擇先認賠止損。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 : 「當別人貪婪時你要恐懼,當別人恐懼時你要貪婪。」。投資人對獲利的期待與面對虧損的恐懼,是影響我們決策的關鍵。

資該何時買、何時賣 ? 建議投資者需要參考一下自己投資的目標與期限,長期的目標在市場波動時建議不動或加碼,適時的鍛鍊自己投資的心理素質,才能在挺過每一次的熊市。在熊市時Grace會關掉券商的報酬績效提醒,在市場沒有大變動的時候,1~2個月才去觀察一下現在的投資走勢,將其他時間做為繼續學習財金知識的運用,因為設定投資的目的是為了未來「長期的退休」,目前波動是市場短期的現象,熊市時減少關注,可以減少在恐懼時做了錯誤的選擇。


三、想快速致富

碰到幾位在投資上大額虧損的朋友,多數都有一個夢想 ~ 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購屋頭期款200萬~400萬,真的不是一筆小數字,如何快速地達成,許多人選擇了高槓桿的投資工具。高報酬的投資工具,相對風險較高,想短期致富,也容易讓自己短期虧損。只用自己的現金買進還好,不幸虧損或套牢還可以承受,但若想賺錢或攤平虧損,透過融資或借錢來買進,萬一股價持續下跌,面臨融資追繳又補不了差額時,除了面臨斷頭殺出血本無歸外,還須承擔衍生的債務與利息。

資產的累積是需要時間的,當越晚開始準備,就會因為時間的壓力,而選擇報酬有機會較高的投資工具。如何避免病急亂投醫,需要時亂投資,Grace建議父母可以協助開始工作的子女,一工作就存錢,沒有目的也練成一種儲蓄的習慣。工作2~3年開始有積蓄,可以找長自己5~10歲的前輩,請教工作5~10年如何計劃自己的財務與財務上的夢想,提早幫自己預見自己的5年後、10年後,也提早開始準備於現在。

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若薪水只有3萬元,依照理財631原則,每個月存下月薪的3成做為儲蓄,每個月存9000元,工作10年可以存下108萬,30歲左右成家立業想買房時,夫妻倆人的資產加總,也可以準備到購屋的頭期款了。這個方法雖然沒有很聰明,但自己與身邊的許多朋友,都因為這個笨方法而準備到了購屋頭期款。


四、槓桿操作 :

ETF是一種指數型的工具,而槓桿ETF,又稱做多或看多ETF(Bull ETF),當目標指數或者個股收益變化1%時,基金淨值變化可以達到合同約定的1.5%、2%或3%的槓桿。例如Direxion每日1.5倍做多TSLA主動型ETF〈TSLL〉,所以當日指數漲3%的情況下,跟蹤準確的ETF當日可以漲4.5%,下跌也同樣是放大1.5倍。

想獲得高報酬,往往伴隨著高風險,想透過槓桿操作獲得高獲利,也可能因為開槓桿而提前出局。市面上很多的槓桿工具,像是期貨、選擇權之類;槓桿操作也是一種賭博行為,方向選對,不一定口袋夠深。選擇工具之前,可以先問自己可以承受多少的風險,了解工具的特性多少。投資是「少虧,就是贏」,選擇投資的工具時更須要慎思。


五、借錢投資 :

不論是手邊資金不足或想贏的野心太大,借貸投資對於年輕人或投資經驗不足的人,不是一個好方法。投資市場的漲跌是沒有保證的條款,借錢投資若賠了本金,是失掉自己的辛苦錢,若還創造出了負債,除了債務的償還,更有人因此而喪志。投資應先求「穩健」,其次才是為「高利」。Grace的選擇是,投資「量力而為」,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想增加投資的金額;因為在投資市場平穩時沒事,但一個突然的景氣反轉,可能會讓你措手不及,也讓自己的人生夢想更遙遠。


Grace的小提醒:

正確的「理財觀念」是投資決勝的關鍵,投資前「停、看、選擇」不盲從,做好「可用資金的分配」,讓自己投資之外也過好生活。投資後「定期檢視與修正」,檢視投資現況與績效,也修正投資標的與比例。這是自己實踐後的經驗分享,讓自己可以安心、安穩的過生活,又可以看到長期數字的累積,一步步往自己的財務目標前進。你也可以試試,讓它協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與方法。

本文與「理財好聲音」團隊合作優化產出


作者簡介

作者
王冠樺CFP®

經歷 
金融保險年資2003年~今,財經科技大學 產學合作講師,Money錢雜誌、smart智富月刊、理財周刊、好險有錢網站專欄作者,RFC 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AFP理財規劃顧問、CFP®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第七屆財富管理競賽優等、第八屆財富管理競賽第二名、FPAT 2021理財規劃書競賽個人組優勝、FPAT 2022理財規劃書競賽評審團。

現職:
CFP®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

邀訪:
Money錢No.188-新生兒保單這樣規劃最安心

專長:
個人/家庭財務報表、退休規劃、資產傳承、投資規劃、保險規劃、收支管理

服務對象:
工程師、公務員、理財小資族、獨身貴族

部落格:
「Grace財務筆記」https://guanhualife.blogspot.com/

粉專:
「Grace。財務筆記」 https://reurl.cc/MN1DDX


Share To:

homalulu

Post A Comment:

0 comments so far,add yours